启荣信息网移动版

主页 > 健康家居 >

成长的常识:永久连结需要的善意

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这样描写蔡老师: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在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存心要打的意思。

从来不打骂学生的蔡老师为什么举起了教鞭?显然是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这份错误也许足以让老师愤怒不已,甚至采取十分严厉的措施来惩戒学生。但是,蔡老师却将教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高高举起,是蔡老师对学生错误的一种表达和警示;轻轻落下,则是蔡老师固守的一份善意。正是这份善意,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所在,而且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疼惜。很明显,这种因善意而带来的心灵触动,远比恶狠狠的批评更具教育力量,远比声嘶力竭的恐吓更有价值和意义。其实,善意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之本。无论一个人的教育理念多么超前,无论当下的教育技术多么先进,教师都应该对学生、对教育保持必要的善意。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对善意保持着距离和怀疑:一方面,他们自己不愿意对这个社会付出善意;另一方面,他们也不相信这个社会还有善意存在。幸运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必要的善意依然存在,依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虽然这份善意有可能被裹挟着趋向黯淡,但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但那些平平常常的事,依然在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和他人敞开自己的善意,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一个问题——善意是什么?

善意往往只是一颗心的自然反应。在学校工作时,我所分管的年级里转来了一个学生,学习成绩极差。为这个学生安排班级时我犯了难,谁都不愿意要这个明显会拖班级成绩后腿的学生。孩子的父亲红着脸尴尬地直搓手,孩子则羞愧地低下了头。就在这时,刚刚出差回来的李老师柔声说道:“你愿意到李老师的班里学习吗?”声音不大,却让孩子的眼里放满了光芒。孩子点了点头,然后深深鞠了一躬,高高兴兴地跟着李老师去了教室。有人问李老师有没有考虑过他会影响班级成绩,李老师说:“他是个孩子,他得上学,其他的没有多想。”正是因为“没有多想”,李老师才能够在利益的考量、个人的盘算之外,发乎本心、源于本性、出于本能地呈现出心中的善之端。在当下的学校中,一部分教师在应对教育问题时首先关注的是个人的得失,总是不由自主地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但是,也依然有那么多教师固守着自己的良知,在个人的现实回报与学生的生命成长之间进行取舍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就是为师者的善意,也是教育之所以依然是教育的原因。

知世故却不世故,是教师对教育保持的最大善意。我以前的同事刘老师已经年近50岁,始终坚持亲自批改全部学生的作业。有人提醒她:工作量这么大,学生数量这么多,每一本作业都批改太累了,何不随大溜批改其中的一部分呢?更有好心的同事告诉她:你可以先让家长在家里检查一遍,然后让学习组长进行批改,你只要抽查其中的一部分看看就行了。刘老师“毫不领情”地回答说:“如果连作业都让家长批改,那么教师的职责又是什么呢?”在当下的教育环境里,不入俗、不随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它不仅需要强大的精神坚守,还需要付出一定的利益作为代价。恰恰如此,像刘老师一样懂得世故却又不甘于世故的教师,就显得尤为珍贵。

不挑衅学生,是为师者最底线的善意。在一所学校支教时,我曾经见过一场师生之间的冲突。一个学生未完成作业,被任课教师堵在教室门口批评。学生不服气地回了几句,任课教师开始变得异常愤怒。一来一往中,两个人的声调越来越高,气氛越来越紧张。“你那么有本事还在这个班级干什么呢?”当教师的这句话脱口而出时,学生猛然间爆发,疯了一般冲向楼下,跑出了学校大门。自此以后,无论怎么做工作,这个学生始终不愿意再来上学。后来,这位教师也十分后悔,仅仅因为一次作业检查,就把一个学习成绩还不算太差的学生逼向了绝境,被迫选择了退学。说心里话,类似“有本事你就别……”之类的话语,通常具有十分强烈的挑衅意味,对学生的杀伤力极大,而教师却往往并不自知。如果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审视不断爆出的师生冲突,似乎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会不由自主地带有“挑衅者”的角色。当然,这个“挑衅”是隐蔽的、不易察觉的,是教师在正常的言语表达中无意“流露”出来的。而这,恰恰可能会成为教育失败的关键。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在履行教师职责的实践中,最应该守住的底线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去挑衅学生。

心存善意,自有花香相随。善意的敞开可以让爱、平等、尊重等美好的教育慢慢绽放,也可以让其他深厚而沉实的教育行动能够有枝可栖。对学生与教育都保持善意,深信一切都可以更加美好,这才是教育的本意,也是教师应该有的本分。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教研员)

《中国教师报》2019年11月27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