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时间:2024-12-17 10:28 点击: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明确要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培养高素质理论人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战略考量,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应如何加快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建设符合时代需求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快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本期,我们通过记者专访、专家撰文的方式深度探讨。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新时代新征程,应如何深刻理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价值、科学把握其推进路径?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如何担当作为?本报记者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起来”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记者: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再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党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律性认识持续深化。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如何理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 张东刚: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深刻认识加快构建以各学科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为主干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意义。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必然。纵观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与其兴衰存亡之间有着直接的逻辑关联。强国不仅是指经济层面的强国,更应当是文化的强国、价值的强国、思想的强国、文明的强国。国家之强,本质上是一种文明体系之强;民族复兴,归根结底是以先进思想和价值引领的文化复兴。实现2035年奋斗目标,迈向2050年壮丽前景,迫切需要我们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其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着重要的先导性作用。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指引。当今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人类文明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时代迫切呼唤一种崭新的、科学的理论对现有问题进行破解,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新的方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正是要摆脱对西方知识体系的概念依赖和范式依赖,为人类社会提供全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积累了大量丰实的现实素材。同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自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强起来”,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为目标,总结成功经验、破解发展难题,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实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和引领。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路径 记者: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使其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应从何处着力? 张东刚:如果将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看作一座宏伟的高塔,我们可以把这座“塔”的结构划分为:作为价值指引的塔尖、作为理论底座的塔基、作为主体内容的塔身、作为支撑保障的附属建筑等部分。要构筑这样一座高塔,可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塔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根本前提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将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科学方法贯穿于知识生产、知识组织、知识运用、知识创新全过程,总结提升形成规律性认识即创造新的知识,进而内化为各学科各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和基本方法。 塔基——以体系化、学理化的党的创新理论为理论底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要以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为目标,阐释这一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通过严密的学理分析凸显其原创性、先进性,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根本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 塔身——以对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实践的抽象与总结、科学性研究阐释和问题回应为主体内容。要通过科学的叙事逻辑,概括凝练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丰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化拓展对伟大实践的学理化阐释和学术化表达;通过创新的分析框架,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和科学性,不断丰富理论内涵、拓宽理论视野,形成解决问题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强大的有组织科研,面向国家急需关键领域和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创新科学知识生产范式和组织模式,建制化、成体系地推进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 支撑保障——以文明交流互鉴的多种路径为传播渠道。要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的国际传播,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系统说明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让世界看到“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记者:在这个过程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张东刚:确实如此。如何判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可从以下几方面考量:一是原创能力。包括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突出表现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的范畴、概念、原理和标准。二是国际影响力。这一方面要看学术成果在国际上的认同度和可比性,另一方面,要看是否既能解决好本国问题,也着眼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解决世界性和全人类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三是话语评价力。要以回答中国问题为逻辑起点,以运用中国素材为内容支撑,以表达中国立场为方向指引,加快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和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四是支撑服务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己任,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五是学理性和系统力。要克服理论分支、学科分野过度细化导致的“科学割据的旧习”,以元概念与元命题为体系原点,以构建知识体系、深化知识内涵为主攻方向,开展“破壁式”的协同性研究,系统推动知识建构、队伍建设、教材编写和人才培养。 高校须提高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自觉、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 记者: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进程中,高校应如何担当作为? 张东刚: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必须切实提高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自觉、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贡献更大力量。 一是大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高校要强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宣传普及的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项目化管理,构建协同化、机制化、平台化、品牌化的创新工作体系,产出用学术讲政治、有思想高度、有学理深度的系列重大标志性研究和实践成果。 二是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高校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不断推出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研究成果。 三是持续塑造彰显中国特色的学科格局。高校要完善学科布局,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学科支撑。 四是强化有组织科研能力建设。高校要以增强价值引领、思想创造、理论创新、文化传承、服务贡献等方面的能力为目标,实施有组织科研。要树立申报管理抓前置、过程管理抓质量、结项管理抓速度、成果管理抓影响、团队管理抓成长、交叉管理抓新生、经费管理抓效率的“七抓”理念,面向党和国家重大需求,针对重大战略性议题开展储备性研究、战略性研究。 五是强化高水平新型智库建设。高校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重大需求,扎根中国大地,胸怀全人类,聚焦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提高政策建议的预见性、政策评价的精准性、辅助社会治理的有效性。特别要加强智库学术队伍建设,加大智库成果激励,有效释放高端智库的活力、动力和潜能。 六是提升全球影响力。高校要将专业、复杂、晦涩的学术语言有机转换为准确、易懂、通俗的大众表达,致力于阐释和传播“全过程人民民主”“美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易于被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理解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记者: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新的哲学社科发展目标呼唤新型哲学社科人才。这类人才有何新特点新标准?培养这样可堪大用的新型哲学社科人才,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 张东刚:高校要打破对“西方样板”的迷信,建构扎根中国大地、总结中国经验、指引中国发展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同时,要紧盯时代前沿,聚焦生动实践,服务国家战略,因应变革要求,关怀人类前途,面向未来发展。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就此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书院。先后成立六个覆盖本硕博全体学生的新型书院,学生同时获得书院与学院“双重身份”,既通过部类核心课程夯实知识基础,又留有深度学习与个性发展的延伸空间。二是实施贯通式培养。多个学院开设本研衔接课程,书院还通过搭建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平台促进本硕博合作研究。三是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开设课程。通过构建“学院—书院—课程群”三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紧密性,为文科人才长周期、跨专业学习奠定制度基础。四是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近年来,我们设立10余个新兴或国家急需领域文科专业,形成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协同机制。五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我们打造特色实践项目,让新时代伟大变革成为师生读懂领袖思想精髓、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大熔炉。 (记者 张亚雄) |
- 上一篇: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借刀”清除致病蛋白
- 下一篇:让学习与训练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