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友:把成都理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时间:2025-01-20 20:20 点击: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展现四川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要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的生动实践,我们从2024年12月2日起推出了“人民网聚焦四川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系列访谈”。敬请关注! 人民网成都1月20日电 (记者刘海天)近日,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分享成都理工大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积极推动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在成都理工大学落地见效的实践、成就和愿景。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成理力量 人民网记者:感谢您接受人民网专访。请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成都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成就。 刘清友:近年来,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了成理力量。 成都理工大学2025年新年晚会。成都理工大学供图 改革赋能,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成都理工大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出台《本科专业设置与优化调整管理办法(试行)》,聚焦国家需求,对接社会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持续开展专业优化调整。“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入选首批四川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发挥学科竞赛育人优势,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学校在“三大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获得特等奖(或金奖)。学校挺进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单前三十强。成理校友在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多名校友履新重要党政管理岗位,胡瑞忠、张水昌、唐菊兴校友获评“两院院士”,校友多吉院士、唐菊兴院士等获评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校友熊盛青、周琦获评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刘纤纤校友驻村工作事迹被《人民日报》社会版深入报道,充分反映了我校高质量育人成效,在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中引起强烈反响。 科研创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学校科研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在《Nature》《Science》两大顶级学术刊物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历史性突破,特别是近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立项数保持在较高水平,年获批数量均超过110项。学校科研事业发展各项核心指标持续高速增长,科研体量显著攀升,高水平人才队伍规模快速增长;成功举办全国沉积学大会、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大会等学术盛会,学校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以上成就是学校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加快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开放办学,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近年来,学校以开放之姿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牛津布鲁克斯学院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首次评估;举办2024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校长交流活动;与厄瓜多尔中央大学开启境外合作办学新篇章;外籍专家凯斯·范·威斯腾(Cees Van Westen)获得2024年度第五届“金沙友谊奖”。学校获批四川省海外领事保护宣传教育基地,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标识图。成都理工大学供图 为把成都理工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人民网记者:站在新起点上,成都理工大学如何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平台上,全面建设优势特色更加显著的高水平大学? 刘清友:站在新的起点上,成都理工大学将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把成都理工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一是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领航定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全国教育大会、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干部队伍,推动党建工作质量持续提升,建强四川省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培优建强“两支队伍”,大力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组织开展校内常规巡察,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三是以高水平学科建设驱动“双一流”建设。持续深耕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加大科研投入,汇聚顶尖人才。一方面,继续实施“珠峰大科学计划”,聚焦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持续用力,筑牢高水平成果产出高地,吸引行业前沿项目落地,促使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如在页岩气勘探技术研发上力求实现新突破,为国家能源战略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优化学术生态,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地质学与环境科学、人工智能携手,拓展研究边界,催生新的学术增长点,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力。 四是持续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对外实施“珠峰人才计划”,面向全球招引“高精尖”人才,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内完善教师发展体系,从教学培训到科研扶持全方位助力成长,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