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荣信息网移动版

主页 > 实时新闻 >

与国家同频 谱开放新篇 中国银行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主力军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弹指一挥间,中国人民长歌奋进,砥砺前行。作为国之重器,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金融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开放,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持续经营超百年的中资商业银行,从曾经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到如今境外机构覆盖六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与国家战略同频,以全球化、专业化、高质量金融服务,助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在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征程上不断谱写崭新华章。

  回望来路:肩负使命与国家同“脉动”

  时针拨回75年前。彼时,新中国成立,万象更新,百废待兴。中国金融业迎来发展新起点,已成立37年的中国银行率先接受党的领导,回到人民的怀抱,迎来涅槃重生。

  在解放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银行按照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先后参与到收兑旧政府发行的金圆券、取缔外币与金银黑市等工作中,积极稳定金融物价,助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伴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外业务处与中国银行总管理处联合办公,中国银行承担起统一经营管理外汇资金工作。成为中国外汇专业银行后,中国银行加强外汇资金运用,支持远洋运输船队建设。

与国家同频 谱开放新篇 中国银行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主力军

中国银行贷款支持的远洋巨轮在大海中航行。

  自1972年到1976年,中国银行为远洋运输船队建设提供外汇贷款8.8亿美元。中国逐步建立起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远洋船队。以试办买船造船贷款为始,中国银行逐步将外汇贷款范围扩大到冶金、航空、化工等多个行业,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在加强外汇资金运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中国银行提出了对港澳地区进出口贸易试行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建议。经国务院批准,自1968年春季广交会开始对港澳地区试行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随后人民币计价计算的试点范围逐步扩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迫切需要资金和技术。如能加入国际金融组织,便可以获得各项经济文化建设低息贷款,并可得到对改善财政、金融、外汇管理等工作有益的技术支持和援助。在这种形势下,长期承担研究国际金融组织问题的中国银行认为,这是国家恢复在国际金融组织合法席位的有利时机。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受命承担了恢复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合法席位的谈判工作。最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也恢复了中国在世界银行的代表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合法席位的恢复,标志着我国在对外开放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作为中国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长期以来,中国银行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开放兴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重要贡献。

  不忘初心:依托全球化优势架起金融“桥梁”

  全球化发展是中国银行与生俱来的基因,更是百年传承和积累的特色优势。中国银行积极践行使命担当,充分依托全球服务网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扎实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非友好穿越时空、跨越山海、薪火相传。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作为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唯一商业银行成员单位,中国银行积极主动服务国家对非外交大局,依托全球化优势和在非金融服务网络,聚焦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为“走出去”“引进来”提供全方位、多领域金融支撑。

  中国银行是首家进入非洲国家的中资商业银行,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覆盖非洲重点地区的金融网络,在南非、赞比亚、摩洛哥、肯尼亚、坦桑尼亚等8个国家设有10家分支机构或代表处。在中非合作的框架背景下,中国银行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多样性、可得性和便利性,积极支持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为以中非现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现代化、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共建“一带一路”是植根历史沃土、着眼人类美好未来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实践者,中国银行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成效。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银行境外机构覆盖4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100个,累计授信支持超过3410亿美元。支持雅万高铁、乌兹别克斯坦巴什500兆瓦及赞克尔迪500兆瓦风电项目、阿曼胜科5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秘鲁钱凯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项目,助力提升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

与国家同频 谱开放新篇 中国银行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主力军

  中国银行境外机构覆盖4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100个。图为中行支持建设的南太平洋重要交通枢纽——秘鲁钱凯港。

  为响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国银行打造了世界性的普惠金融跨界服务系统“中银e企赢”,为全球范围内中小企业搭建互联互通、合作共赢、跨境发展的平台。此外,多年来,中国银行积极支持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等国家级重大展会,为企业搭建经贸合作金融桥梁,助力企业扩大全球贸易朋友圈。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依托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和优质客户基础,中国银行累计举办124场撮合对接活动,为1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万家企业提供了“融资+融智”的增值服务。

与国家同频 谱开放新篇 中国银行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主力军

  2023年11月14日,由中国银行与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跨境撮合对接会在河北举办。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还拥有耀眼的“双奥”光环。从北京奥运会的“服务零投诉、业务零差错”,到助力举办“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百年中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金融企业的优秀品牌形象,见证着奥运携手中国,共建同一个世界,共赴同一个梦想。

  从全方位搭建中非合作桥梁、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积极支持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等国家级重大展会,中国银行充分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坚定当好“金融使者”,成为融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砥砺前行:优化金融服务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作为中国金融业“走出去”的先行者、探路者,中国银行一直都是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主力军。

  近年来,中国银行勇担外汇展业改革任务,持续发挥外贸金融服务主渠道作用,积极支持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助力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持续优化支付服务,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2009年7月,中国银行率先办理了全球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银行充分发挥全球化服务网络和外汇外贸专业优势,积极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完善跨境人民币服务,促进经贸投资便利化和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助力提升人民币全球影响力。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全球33家人民币清算行中,中国银行占据15席,发挥着服务境外、培育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重要作用。

与国家同频 谱开放新篇 中国银行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主力军

  2024年5月8日,中国银行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办塞尔维亚人民币清算行揭牌仪式。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有15家机构担任人民币清算行。

  外汇展业试点改革是国家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体现,是推动外汇业务便民惠企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中国银行积极参与外汇展业改革工作,以更加便民惠企的外汇业务,助力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水平,积极支持制度型开放稳步向前。

  据了解,2022年,中国银行成为四家外汇展业试点金融机构中唯一国有大行。位于山东淄博、河南洛阳、江苏常州的3家中国银行分支机构率先参与试点,外汇业务办理效率大幅提高,平均时间缩短90%以上,有效推动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今年,中国银行已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辖50余家二级机构。

  优化支付服务既是关键小事,也是开放大事。为让外籍游客感受到中国支付的友好和便利,中国银行在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多个境外国家和地区开展线上推文、主题宣讲会、使领馆联合推广、网点宣传和视频投放等多形式、多渠道、多主题的宣传推广活动,全方位展现来华支付便利化举措。此外,中国银行持续深入提升外卡受理环境,加强现金供应保障,优化外币兑换与账户开户服务,构造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多层次支付体系,为境外来华人士提供多样化便利支付服务。

与国家同频 谱开放新篇 中国银行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主力军

  中国银行多措并举打通支付服务堵点,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更多移动支付选择,有效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从1929年设立伦敦代表处,到如今境外机构覆盖六大洲共64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点布局,中国银行早已将全球化发展融入自身血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银行将发挥跨境业务专业优势,打造“一点接入、全球响应、综合服务”金融解决方案,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主力军,不断开创自身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以上图片由中国银行授权中国网财经使用)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