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荣信息网移动版

主页 > 教育资讯 >

青岛农业大学:让科研成果即创即转、即研即推

旱地小麦新品种“青麦11号”以100万元的高价成交,花生新品种“青花19号”“青花22号”找到了“婆家”……近期,青岛农业大学(以下简称“青岛农大”)好消息频传,多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农田”。

青岛农大党委书记潘军近日告诉记者,学校紧扣国家和区域的重大需求,聚焦生物技术、核心种源、智慧农业等领域,加速科技攻关,持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青岛农大已成功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1090项,合同总金额高达4.82亿元,到位总经费达2.54亿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该校探索并实践了独具特色的“青农方案”。

打通产学研链条,加速成果转化

记者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季家村一望无际的麦田里看到,冬小麦苗匀根壮、长势喜人。种粮大户周吉玉冬季经常来地里转悠,观察小麦生长情况。

“地里种的是‘青麦11号’,干旱地块亩产能达650公斤左右。”望着绿油油的小麦,周吉玉脸上满是对丰收的憧憬。“青麦11号”是青岛农大小麦抗旱耐盐遗传育种团队培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团队已培育出“青麦6号”“青麦7号”“青麦11号”等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这些品种均已从实验室走向广袤的大地。

“我们致力于打通‘产学研’链条,加速成果转化。”青岛农大校长赵金山说,科研成果在广袤田野“落地生根”,离不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依托其在农业领域的科研优势,青岛农大积极拓展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涵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平台共建、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

在山东省黄三角农高区的支持下,该校已建成山东省人工智能农机装备公共实训基地,并协同16家单位联合启动盐碱地智能农机装备急需技术集成转化重大科创产“三百工程”,有力推动盐碱地智能农机关键技术突破和新型装备研发创制。

青岛农大不仅“走出去”,还积极“请进来”。该校与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校企共建科研共同体,吸引企业进驻,由企业提供运转资金,推动学校教师、企业科研人员参与研发和成果转化。“这些科研共同体,让科研人员与企业家成为科研‘合伙人’,实现了科研成果即创即转、即研即推。”赵金山说。

优化“只跑一次”流程,加大激励权重

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青岛农大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科研人员松绑赋能。

该校科技处负责人王华森介绍,在制度建设方面,青岛农大修订《青岛农业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优化“只跑一次”成果技术转移转化流程。

“学校还制订科研目标绩效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横向课题、成果转移转化的激励权重。”王华森举例道,办法规定成果转化收益的90%用于奖励科技成果完成团队,由成果第一完成人根据参与人员贡献大小提出分配方案。其中,为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总份额不低于50%。

科技特派员一头连着科技创新,一头连着生产实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科技需求,青岛农大先后选派了600余名科技特派员奔赴田野乡村,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技术服务与培训,将创新成果送到农业生产一线。

作为山东省科技特派员,青岛农大园艺学院教授刘更森长期开展设施大樱桃、避雨葡萄、基质蓝莓、设施草莓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技术辐射山东青岛、东营、日照等地,累计推广面积10余万亩,带动产值20余亿元。

“只有不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惠及广大农民。”潘军说,学校将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让更多实验室里的成果“变身”农民增产增收的“助力剂”。(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周维维 平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