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荣信息网移动版

主页 > 汽车资讯 >

废膜成了新材料

原标题:废膜成了新材料

覆膜栽培,被认为是新疆植棉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因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很快大面积推广开来。但由此带来的残膜污染治理难题,成为新疆农业亟待破解的课题。

来自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通过与高校、企业、合作社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度合作,首创从残膜机械化回收,到干法清理除杂,再到自“热”成粒,最终形成残膜棉秆复合材料的农田残膜污染闭环治理装备系统,在回收地膜再利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5月底,记者同来自各地的专家一起,参与了回收地膜再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项目中期评估会。

在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一家农业合作社院子里,一条四五十米长的清理加工装备线安装完毕。工作人员启动开关,从地里回收的成捆地膜,在皮带输送下经过除杂、加工等多个工序,变成细碎的深色颗粒。

“这就是我们的干法清理粒化装备线,它有多项创新技术。”项目负责人、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研究员王吉亮说,装备线最大的亮点是,加工全程不需要一滴水,巧妙利用了惯性力、重力、气流的共同作用进行除杂,且除杂率非常高。

王吉亮介绍,目前传统回收地膜多采用湿法造粒技术,需要通过增加清洗和粉碎次数进行除杂,来提高塑料颗粒纯度,但其耗电耗水量大,经济效益低,企业积极性不高。而项目组自主研发的干法造粒技术工艺,通过膜捆破碎、一级除杂、二级除杂、常温粒化等工序,将回收地膜制成地膜颗粒,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

“湿法造粒”变“干法造粒”,最直接的变化是建厂成本大幅下降。王吉亮核算过,湿法造粒建厂,年处理能力多在30万亩以上,投资超过1500万元;干法造粒建厂,年处理能力可在10万亩,投资仅150万元。“经对比,干法造粒装备及运行成本相当于水洗造粒装备的4成,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王吉亮说。

残膜变成颗粒后,又会用在何处?记者在石河子市锐益达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厂房内,找到了答案。

只见回收地膜颗粒与粉碎后的棉花秸秆,经过充分搅拌后,进入塑化造粒装置,加工成地膜秸秆复合材料粒料。这种粒料在冷却过程中又被输送到加工模具中,加工成户外座椅、道路隔离栏、建筑模板、栈道板砖等各种复合材料产品。

王吉亮介绍,回收的地膜颗粒变成了黏合剂,与秸秆混合后占到母料的95%,仅需添加5%的塑化剂,因此对比同类木塑产品具有极大的价格优势。如果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完全有可能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振江认为,新疆农垦科学院以地膜应用为基础,通过机械化回收、回收地膜预处理及再生利用,制成秸秆塑料等复合材料产品,为地膜治理提供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技术线路。

(本报记者 尚杰 赵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