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速推动景象形象科技术力现代化和社会办事现代化
时间:2024-12-30 20:28 点击:次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欧阳易佳摄 人民网北京12月30日电 (欧阳易佳)12月30日,中国气象局举办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善允在会上表示,我国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面向粮食保丰,创建142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展12类农业气象风险预警。面向交通保畅,现代化综合交通气象服务体系实现公路、航空、铁路、航运全覆盖。面向新能源发展,为全国近2000个风电、光伏电场提供选址和布局设计以及冬夏能源保供服务。面向金融高质量发展,发布69种金融气象指数。面向城市精细化治理,为109个重点城市建筑工地避险、暴雨积涝排险、重点区域人员转移等提供气象数字化应用场景服务。 “精细气象服务成为百姓‘一日不可或缺’的基本公共服务。”宋善允介绍,从基本气象要素预报发展到综合性、针对性气象服务,群众衣食住行健、游购娱学康,都有气象服务。日出、云海、彩虹、雾凇、极光、冰雪等气象景观预报引领百姓出游新热点。针对每一次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一过程一策”科普解读,回应社会关切。 宋善允认为,空地立体作业、区域协同指挥,现代化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成为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的重要工程技术手段,要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体系最全的人工影响天气空地立体作业网。“五年来累计增加降水近2000亿吨,防雹减损经济效益超600亿元。” 在气象预报核心技术方面。宋善允表示,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数值预报模式体系,让我国成为拥有完整体系技术研发能力,并实现业务应用的全球四个国家之一。积极拥抱新技术,“风雷”“风清”“风顺”“盘古”“风乌”“伏羲”等一批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气象大模型相继涌现,部分指标性能与国际主流大模型水平并驾齐驱。构建了全球智能预报业务体系,实现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3—7天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过程,提前15天预测全国性重大天气过程。 数据显示,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现代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全国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80%。气象监测国土覆盖率由29%提升至44%,冰雹、龙卷风和雷暴大风识别率分别达到84%、80%和85%。成为全球唯一同时运行黎明、上午、下午、倾斜等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