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荣信息网移动版

主页 > 汽车资讯 >

戈壁酿成绿色宝库

原标题:沙漠变成绿色宝库

戈壁酿成绿色宝库

(左上)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光伏先导工程一期项目区,工作人员在巡检光伏板。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摄

(右下)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腾格里沙漠西缘工程固沙现场。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前不久,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新疆于田县,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剩余285公里的边缘空白区锁边合龙。

多年来,我国努力将沙漠变成绿色宝库,实现荒漠生态修复与改善民生良性循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成功锁边合龙,是我国将沙漠变成绿色宝库诸多努力中的一个生动片段。

林网锁大漠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总面积达33.76万平方公里,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极端干旱,平均年降水不到100毫米,最少年份只有四五毫米,而年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至3400毫米。这里到处是沙丘,时时爆发沙尘暴。

锁边合龙意味着:千百年来的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如今被一道长达3000多公里的绿色防护林带完全牢牢锁住。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沙化土地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

我国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等一批重点工程,科学保护了沙化土地5.38亿亩,有效治理了沙化土地1.18亿亩,“三北”工程区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绿线”向西移动300公里。近10年北方地区春季严重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

2024年,“三北”工程区累计下达中央投资320亿元,推进实施重点项目287个,完成各项建设任务5700万亩,攻坚战实现良好开局,沙区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沙区长“金子”

在三北大地,分布着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新中国成立时,“三北”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15.6万公顷的速度扩展,年风沙日数达80天以上,形成了从新疆到黑龙江绵延万里的风沙线,流沙压埋农田、牧场和水库。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间,有667万公顷土地沙漠化,有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

经过几代人努力,“三北”工程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84%,在祖国北疆筑起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万里绿色长城。

记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库布齐沙漠植树现场看到,一位小伙子左手拿着一根沙柳枝,右手将铁头水管轻轻插进沙里。瞬间,水流就在沙地上冲出1米多深的小洞。他将柳枝插入洞内,树就栽完了。挖坑、栽树、浇水一次性完成,用时不到10秒钟。据介绍,采用这种方式植树成活率能超过90%。

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治沙,杭锦旗森林覆盖率和植被盖度已分别由2000年的7.23%、16.2%提高到2023年的18.08%、65%,林草总产值达到14.68亿元。今天的沙区,沙患变成了沙利,黄沙变成了金沙。

记者来到毛乌素大沙漠南缘的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生态移民新村,放眼望去,只见平沙旷野里有丛丛灌木,一眼望不到边。灌木丛中,点缀着颗颗红色果子。这是滨河生态移民新村建在沙漠里的树莓基地。村民王永生老人在基地干活,每天能挣四五十元。33岁的村民马秀录在树莓基地冷库上班,每年收入达5万多元。通过发展沙漠种植产业,滨河生态移民新村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勤劳致富。

国家林草局荒漠司司长黄采艺告诉记者,我国坚持治沙和致富相结合,沙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各地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利用沙区独特资源,适度发展中药材、优质牧草、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黄土高原、燕山山地、新疆绿洲等地形成了一批林果、瓜果、木本油料等生产基地,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一半以上。

沙漠变电厂

茫茫沙海里,一块块太阳能电池板整齐地排列着,一直绵延到天际。这里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级光伏能源基地。

这些太阳能电池板按照“141”模式布局,即:板前留空1米,以有效间隔黏性滞尘,减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行距4米,为光伏板清洗、苗木抚育管理等作业预留通道;板后留空1米,以便植物接收有效降水。

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景波介绍,“141”模式具有多方面优势:一是充分考虑了光伏板对光照、降水等因素的影响,能够为植物生长创造更加适宜的小环境,促进植物生长。梭梭在光伏板前、板中和板后成活率均在85%以上,增加生态防护效益45%以上。二是在保障光伏发电收益的同时,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共赢,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33%至60%。三是该模式治理成本低、易操作,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预期生态产业化经营收益每年1500元/亩以上,在沙漠地区推广示范价值高。

“三北”工程攻坚战打响后,中国林科院在黄河“几字弯”中部战区建立光伏+生态治理示范区科技高地项目组。项目组针对“三北”工程光伏+治沙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急难杂症,有针对性开展科技攻关和示范,以科技支撑“三北”工程光伏+治沙项目高质量建设。中国林科院研究员陈绍志介绍,项目组开发出两种“光伏+”生态治理科技创新模式:一是节水高效光伏生态治理模式,在评估光伏电站对局地气候及风沙活动影响的基础上,针对沙漠地区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特点,研发兼顾光伏园区植被配置与建植技术、沙障铺设技术、水资源高效收集与集约化利用技术等,构建起针对沙区气候环境的生态光伏治沙技术体系与模式,并开展技术应用与示范。二是“光伏+有机循环”产业模式,充分利用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创新“光伏发电+牧草种植+畜牧业养殖+粪污处理利用”一体化有机循环产业模式,将光伏新能源、防沙治沙工程、板间种植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实现生态、经济共赢,高效利用“沙戈荒”土地资源。

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级光伏能源基地正是“光伏+有机循环”产业模式。张景波告诉记者,当地在太阳能光伏板下种植肉苁蓉,亩产110公斤,扣除各项成本,每亩纯收益600元。在太阳能光伏板下种植柠条,每亩年产鲜枝1500公斤。

近年来,“光伏+治沙”作为一种创新的治沙模式,在“三北”地区推广,实现增绿、增能、增收多赢。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级光伏能源基地只是众多沙漠绿色电厂中的一个。目前,“141”模式在磴口县已累计推广面积11.9万亩,并辐射应用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和新疆库尔勒等地。